中国足球观察:积极宣扬青春,避免过度吹嘘。

2025-04-05 02:26:00

XXXX年4月4日凌晨,在2025年U17亚洲杯的赛场上,中国U17国少队遭遇了沙特队的顽强抵抗,最终以1:2不敌东道主。这一结果不仅揭示了中国足球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在与沙特队的比赛中遭遇的四连败,更凸显了球队在技术和战术上的不足。

比赛开始仅12分钟,守门员依合散的出击决策失误,使得沙特队轻松得分。上半场伤停补时第3分钟,中国队的防守漏洞再次被沙特队的达格玛抓住,上半场结束时,沙特国少队已领先两球。原本期待的开门红并未如愿,反而是1:2的失利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赛后,大家将失利的原因归咎于守门员的失误和球队缺乏大赛经验导致的心态问题。跟队记者更是揭露了东道主在比赛中的“盘外招”,称沙特队在副场安装了摄像头,严密监控中国队的动向。然而,这些并非是U17国少输球的主要原因。关键还是在于球队的实力不足和临场自我调节能力的欠缺。两粒失球都是源于中国队的自身失误,而整场比赛中国队大量使用长传转移战术,收效甚微。

输球的结果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惋惜。这也反映了近年来中国足球报道的一种惯性,短平快的报道习惯于直击“爽点”,对于青少年足球更是疯狂造星。尽管艾比布拉、布尼亚明、魏祥鑫等球员在亚洲同年龄段中表现不错,但他们还未能主宰比赛的胜负。

中国足球的落后并非一日之寒。自2002年世界杯以来,从成年队到青年队再到少年队,各级球队在亚洲的战绩全面落后,国际足联的排名也在不断下滑。最近的国际足联排名中,中国队位列第94位、亚洲第14位,再次创下新低。当青少年级别的国字号球队再次征战亚洲时,人们寄予了厚望。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足球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投入和耐心引导。我们需要给青少年球员以成长的信心,同时也要脚踏实地,避免过度吹嘘和拔苗助长。我们耳熟能详的《伤仲永》故事就是一个前车之鉴。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加务实的心态去面对中国足球的成长和追逐。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从国足到国青再到国少,与沙特的四连败暴露了我们与目标之间的巨大差距。沙特虽然不是亚洲一流强队,但其足球发展也有其独特之处。在日、韩领跑亚洲的背景下,沙特足球虽然受到“金元足球”的加持,其国字号球队的进步仍不明显。即使面对这样一个并不顶尖的对手,我们都无法战胜,又何谈培养新星、追赶日韩呢?

因此,对于当下的中国足球来说,更重要的是不断夯实青训基础,提升职业联赛水平。只有当我们的年轻球员有更多的职业联赛锻炼机会,能够在欧洲联赛中真正站稳脚跟时,再来大声宣扬也不迟。在仰望星空的同时,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我们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