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一周集训利状态,长期非必需。

2025-03-31 16:51:00

雷速体育于3月31日报道,今日,《足球》报发表了一篇引人深思的文章。文章中指出,对于中国国家足球队而言,长期的集训或许并非是提升实力的正确途径,而短期的集中训练可能更有利于他们在国际比赛中的表现。

在最近的18强赛事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是联赛为何要为国足的比赛让路。回顾去年9月的国际比赛日,当时国足提前两周进行了集训,然而在18强赛的首场比赛中,国足却状态全无,惨败于日本队脚下,比分定格在了7比0。然而,在随后的10月和11月的国际比赛日中,尽管集训时间缩短至一周,国足却分别战胜了印尼和巴林。

这引发了一个问题:长期的集训就一定会影响比赛状态吗?虽然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观察世界各国的足球队,普遍采用的是一周左右的短期集训方式。这样的训练模式使得球员的状态有一个延续性,更为重要的是,长期的集训对球员心理层面的负面影响可能会超过对竞技状态的负面影响。然而,中国足球似乎总是陷入长期集训的怪圈中,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

从中国的职业联赛中超的赛程来看,国足的下一场18强赛是在6月5日。然而,中超联赛却在5月17日就暂停了,其中20日到22日还要进行足协杯的比赛。这意味着为了准备6月的18强赛,国足又要进行两周左右的集训。但实际上,如果在5月27日到28日进行一轮联赛的话,可能更有利于球员保持状态。除非是更换主帅需要进行技战术的磨合,否则在正常的国际比赛日进行长期的集训似乎并不必要。更为合理的方式是在国际比赛日前适当放缓联赛的密度,以缓解球员的疲劳度,从而更好地为国际比赛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对于中国国家足球队来说,短期的集中训练和在联赛中适当调整赛程密度可能是更为明智的选择。这样既可以保证球员的状态延续性,又能有效地减轻球员的身心压力,为国家队的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足球需要打破长期集训的桎梏,探索出一条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和比赛模式。